Happy仔 發表於 31/12/2007 12:24:51

大尾魷的歷史

大尾魷 - 大隻的烏賊
Sepioteuthis lessoniana


什麼是大尾魷?
大尾魷是一種烏賊,Sepioteuthis lessoniana是牠的學名。在學術分類上,牠屬於頭足類的生物。頭足類是軟體動物的一種,跟蝸牛和雙殼類是親屬。有別於行動緩慢和背著硬殼的蝸牛和雙殼類,頭足類可以在水中自由游動,還可以以噴射游泳方式迅速游動和有發展優良的視力。 頭足類還有發展出多隻手臂,手臂上可有很多吸盤。有些品種,在吸盤上更長有有牙齒或鉤抓堅獵物。牠們嘴內更有形像鸚鵡嘴的上下顎,可以輕易把蟹殼攝成碎片。這些特微有利於頭足類成功捕食食物。

大尾魷小綿囊
Sepioteuthis lessoniana又名大平洋珊瑚烏賊或橢圓烏賊。在香港,牠們的俗名是"大尾魷"( Voss. and Williamson 1971)。大尾魷在香港十分常見,在沿岸的岩岸都可以找到牠們的足跡,但牠們也可在最少一百米深的深海出沒。 牠們的顏色呈深褐色,帶有籃間或黃點的花紋。當受驚時,牠們的顏色變成白色和會突然噴出大量墨汁,可即時把包圍著牠的水染成黑色,方便逃命。沿著牠身體的側面,有一對很大的魚鰭,這也是牠的特徵之一。大尾魷是食肉動物;牠們主要食體型細小過牠們的蝦和魚,但有時也會攻擊體型大過牠們的獵物。大尾魷的體型可以十分大;在臺灣,雄性的外套可長60 cm,雌性的外套可長45 cm (Chung 2003)。大尾魷的分佈十分廣,牠們可在印度太平洋溫帶至熱帶找到 ,好像臺灣,日本和中國。


大尾魷魚的生命史
在曰本,研究指出大尾魷估計有11至13個月的生命 (Segawa 1987)。牠們沒有固定的繁殖期 (Tsuchiya 1981, 1982);在繁殖期,成長的大尾魷會游到較淺的海岸,在底層的物件上產卵。一隻20至25 cm 成熟的雌性大尾魷可產500 至 1000 隻卵,然後死亡 (Segawa 1987)。卵繩是白色,呈橢圓形,好像手指。每條卵繩內可載有12隻卵 (Chung 2003)。幼苗在25天後孵出 (Segawa 1987)。剛孵出的稚苗和成長的大尾魷樣子差不多,有發展良好的眼部,手臂和外套,但有些身上還會帶著一個蛋黃囊提供能量給幼苗繼續生長和避免饑餓。較大的幼苗可即時進行捕食 (Chung 2003)。

香港的大尾魷
在香港大尾魷是一種釣魚人十分熟識的“有釣魚類"(Game Fish),也是十分常見的一種頭足類。大尾魷可以用一種名叫"餌木"的假魚餌釣到。"餌木"是日本名稱,翻譯成中文即是木製的魚餌。"餌木"的型狀十分像一隻蝦,有著鮮豔的顏色,不同花紋和不同重量。不同顏色的"餌木"有利在不同光線和不同海面的情況下引起大尾魷的注意,至於不同重量則為適應不同水流速度和方便沉到不同水深。大尾魷在任何時候都在進食,因不論在白天或夜天都能釣到牠們。我釣過最大的一隻約有30cm。從其他釣魚人的照片中,我見過有38cm。奇怪的是,這種烏賊很少在市場見到,可能牠們的視力較好,如用傳統的手網比較難捕捉到牠們和牠們多居住在多礁石的淺海,使船隻難以安全駛近。

大尾魷面對的威脅和展望
今天大尾魷還可以得容易就釣到。但是沒有控制和不能承受的捕捉,最終只會使大尾魷的數量不斷下降。數量下降的部份原因可能是釣魚人都沒有“捉放" 法(Catch and Release)的觀念。簡單說來,就是在釣到魚後把?子取出,然後將魚放生。在香港,大部份的釣魚人都捕捉很多漁獲,但最後只帶走一部份,並把多出的,死去的,掉回海裏或送給鄰居。有些有經驗的釣魚人指出現在大尾魷數量比起十年前少了很多,因他們的漁獲不斷下降。他們歸究這情況是海中食物的減少,如魚苗。 他們說大尾魷的游動是跟隨食物的動向,如有食物,牠們就會出現。 海中食物的減少的主要原因應是污染(未處理的污水),填海(失去育幼區)沒有管制的漁具使用(眼孔過細的漁網)。我個人希望政府應推行更多措施,如發釣魚証控制釣魚人的數量和漁獲的數量。人員可在釣魚人常去的地點檢查,同時也可以收隻有關品種的生態資料,方便制定可捉漁獲數量和大小,以保持一個有生氣的海洋。歸根究底,減少環境污染,減少填海以保護棲息地和育幼區,嚴格管制漁具使用才是保護香港海洋的最直接方法。

鳴謝:黃道全博士,環保生態協會!!!

RGiggs 發表於 31/12/2007 13:51:12

師兄,我前年跟過黃博士上生態堂!
知道佢有釣開魚同有玩大尾魷,唸住可以從佢口中學到d野!
點知閒聊時傾開大尾魷,佢話佢用餌木拖魷,我話我用生蝦釣多,
佢竟然問返我轉頭"乜大尾魷食生蝦既咩?咁用生蝦點釣呀?我真係唔知喎!":bq28
我聽完佢這幾句後,我己經對佢非常失望!:bq51
後來個course只係上左兩堂,佢就己經俾人炒左喇!:bq40

仲有師兄,你這篇文章最好寫返轉載自邊度!

hiu2006 發表於 31/12/2007 19:14:54

回復 2# 的帖子

乜咁有興緻走去上生態堂呀!
點知遇到MR.黃綠!

Happy仔 發表於 1/1/2008 00:53:24

原帖由 RGiggs 於 2007-12-31 13:51 發表 http://www.fishinghk.com/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師兄,我前年跟過黃博士上生態堂!
知道佢有釣開魚同有玩大尾魷,唸住可以從佢口中學到d野!
點知閒聊時傾開大尾魷,佢話佢用餌木拖魷,我話我用生蝦釣多,
佢竟然問返我轉頭"乜大尾魷食生蝦既咩?咁用生蝦點釣呀?我真係唔知 ...

乜原來佢咁流架……

RGiggs 發表於 3/1/2008 18:23:26

原帖由 hiu2006 於 2007-12-31 19:14 發表 http://www.fishinghk.com/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乜咁有興緻走去上生態堂呀!
點知遇到MR.黃綠!

有得申請持續進收基金嘛!
當然要享用下政府俾既褔利啦!
雖然黃綠博士係流d!
但係其他既都係勁人!
獲益不少!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尾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