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去了一趟大陸
拜大3通之便,現在不用是外島居民也可以從外島坐船去對岸
因為正值暑假旅遊旺季,台北飛金門的機位只剩下下午3點多的
因為可能趕不上去廈門的渡輪,所以便在金門住一晚
既然要住在金門一晚,又是一個人當然就把釣竿帶去了,去順便釣釣魚
首先介紹一下金門
金門雄峙閩海、汪洋四環,舊名浯洲,又有仙洲、浯江、浯島諸稱。金門之得名始於明洪武年間置守禦千戶所,江夏侯周德興築城建垣於此,又因其地位內捍漳廈,外制台澎,實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因名之為「金門」。
晉世五胡亂起,中原義民南遷渡海來金避難,金門始有居民。唐代陳淵率眾入島墾牧,生聚日蕃。宋世朱熹主簿同安,設帳燕南,家絃戶誦,島民乃競以氣節相尚。明清兩代,科甲鼎盛,名將輩出,極一時之盛。明末魯王、鄭成功義起金門,並東渡台灣驅荷復台。民國以來,鄉僑創業海外,贊助革命,建設家園,貢獻極大。迫近世,國軍進駐,先後歷經「古寧頭」、「大二膽」、「九三」、「八二三」、「六一七」等戰役之洗禮,自是金門一躍為保障台海安定之自由長城。
以上是從旅遊網站上抄來的
不過如果要去釣魚,可以快速略過...下面才是重點
首先金門是一個形狀像狗骨頭的島
北面與大陸遙望,因為軍事的關係所有的港都在南邊(這樣砲彈才無法直接打到)
左半邊只有一個港是水頭(就是去大陸的渡輪用的港),右半邊有3個分別是金湖(主要魚港),料羅(主要商港),復國墩(小漁港)
因為這次住的民宿在右邊,所以只有去了金湖,料羅,復國墩這3個漁港
由左至右金湖,料羅,復國墩
釣點介紹,金門潮差極大,所以退潮用長竿15尺以上比較好
漲潮時可以換成短竿專打樓梯
首先先去復國墩
這個港很小,而且是全部由花崗石建成的
有6個樓梯口
剛到時是潮底反漲,小石狗公超多的
約漲兩分時,中了斤級的白格一隻,小爽了一下
換點後又被瞬斷一次,後來就只有石狗公了
外面磯釣的釣友,因為隔了一道地雷區就沒有過去看
注意看就知道潮差多大了
地雷區(一般都用鐵絲網圍住,可不要傻傻的跑進去喔)
釣到10點肚子餓,跑出去吃了晚飯
吃完飯改去料羅港
料羅港左邊凸堤
發現料羅港居然沒有開燈,旁邊打沉底的拉了幾隻斤級的小鯊魚
還有幾隻巴掌白格
不過我還沒有練到可以完全靠手感的那一級就放棄
就換去金湖魚港,應該是金門主要漁港
不過水面垃圾超多
到的時候已經快滿潮了
水面一堆20公分的小鱸魚,可惜沒有活蝦
就專打樓梯,結果在某樓梯被強了,因為大魚一吃就衝出去
線被蚵殼割斷,然後又都是石狗公
聽在地釣友說秋天3~4斤的黑格還蠻多的,一直撐到半夜2點才回民宿睡覺
當地租的50CC小戰車1天300
要去金門的話,除了餌以外其他小配件最好在台灣準備好
因為釣具店不多而且東西蠻少的(活餌只有海虫,活蝦要早上去菜市場買) |